如果你非常关注科技,当别人问你近几年最火热的关键词,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回答「大数据」、「物联网」、「穿戴科技」等等。在资讯流通的社会,一个重要名词的诞生往往承载了集体意识与各种复杂的讯息,最终才能产出一个相对方便传诵、精简的词汇。然而当这个词汇开始流行,每个人都琅琅上口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回去探究造就那些隐藏在词汇背后,无比复杂的脉络呢?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找一部强档新片,只要你把释出的预告都看过一遍,爬一点影评,你会发现就算没有看过那部电影,你也可以跟许多看过的人聊得起劲。因为大多数人只关注某个画面很美、某个桥段很感人或某个演员演得很棒等表面「感受」。鲜少有人会理性去分析镜头的移动、人物场景的配置、镜位焦距的选择、剪接的节奏、布光等等真正构成电影的原素。然而不了解这些,就难以拍出一部好电影(比如只知道动作片看起来很帅,却不知道帅在哪里),了解了不去做,也成不了导演,充其量就是做个喜爱电影的人。噱头词汇之于大众,就像影片类型之于影迷一样肤浅。
你还记得甚么时候,我们开始把「大数据」挂在嘴边吗?「创业」这两个字,又是从何时变成全民运动的呢?先从大数据谈起,收集大量的数据,找出其中有利的关联性并分析,再投入应用,听起来也没多神,对吧?话虽如此,这个词汇仍就在网络上火了好一段时间,坊间已经有不少打破大数据迷思的文章,然而整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炒作。
说穿了收集数据早就有人在做,分析数据也有人在做,然而一篇 Netflix 用大数据打造纸牌屋的文章,就让 BIG DATA 几个字镀上了神话的色彩。事实上,真正能透过相似手法获利的公司少之又少(就连 Netflix 自己用相同手法打造的其他影集也没有达到同样的成效,一切都是结果论),就算存在,也是因为他们早就在相关领域打滚,有没有这个词汇来定义,根本不是要紧之事。
再来谈到创业热潮,如果现在去访谈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创业的年轻人一定比 3 年前多上许多,这并不是坏事,但也存在隐忧。如同我们在本月你好青年专题里所提到的,创业的门坎下降,不代表创业本身变得轻松,那些在舞台上发光的,始终是兼具里想、执行力与韧性的人,他们早已备好抓住机会的筹码,于此同时台面下无数的黯然失败依然存在,「新创」与「创业」同样是被滥用的词汇。
虽然我们现在能冷静看待已经退烧的噱头词汇,然而将时间倒回去,又确实能找到不少教学课程与一夕之间冒出来的相关专家。这样的戏码不断上演,大数据与创业也不过是少数个案而已。还记得美国加州的淘金热吗?当黄金的消息传到大众耳里的时候,早就被挖完了,真正从热潮中获益的其实是贩卖挖矿工具与提供住宿等服务的商家。时间回到今日,那些讲座与课程的盛行绝非偶然,「噱头词汇」就是信息时代的淘金热。
如果你有实际付诸行动,或许不用担心因为词汇的吹捧造成的跟风,然而最可怕的是从一开始就被语言所误导,朝错误的方向前进。举个例子,在台湾盛行的「乐活」一辞,英文原名叫 LOHAS,即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的缩写,意为健康及永续的生活型态。但台湾不少人看了字面就擅自解读为以追求自我快乐为目标的人生态度,甚至奉为信念。
近年随着行动装置普及而盛行的 UX(User Experience使用者经验)与 UI (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更是引起了不少误解。先谈 UX ,许多人从字面上解读,也不深究该领域发展多年的研究方法,做了一点市场调查或实测就觉得理解使用者了,结果最后做出来的不是「以使用者为中心出发的设计」,而是「被使用者牵制甚至误导的设计」。
接下来是 UI ,不少人觉得 UI 设计就是操作介面的图标设计,尤其是手机、平板下辖的 APP 介面。以现阶段的眼光来看,确实如此,使用者介面也是伴随着计算机科技而生的学问。然而「沟通」才是介面的真正的存在意义,除了图型设计外也涉及人机互动等领域。如果一开始就笃定从「我要做一个 APP」或是「我要把 APP 做的很美观」出发,而忽略探讨沟通的重要性,很有可能做出一厢情愿而不被接受的产品。这件事不仅好发于个人,许多挂牌公司在招募人才的时候,除了闪亮的头衔外,甚至说不清楚到底想要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本站也曾经在创业者醒醒,你的字典里并没有「新创」 这篇文章中探讨过被「新创」光芒所蒙蔽的负面影响。无论你是否心系创业,在资讯爆炸的年代,对信息与热门词汇提高警觉已经是一门重要课题。深究问题的本质,用白话,甚至平淡的语言把一件事描述清楚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只要用心地从问题核心出发,就算没有词汇的包装,所做的成果也是扎实的。
从网络泡沫到与Tesla携手,台湾传奇创业家贺元:我至今依然天天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