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度,你会想到什么?如果问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软件银行(SoftBank)创办人孙正义或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这个问题,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商机。
继中国之后,印度是下一个备受关注的淘金地。根据「网络女王」玛丽.米克(Mary Meeker)的2015年网络趋势报告,印度拥有全球第三大网络用户数,每年新增用户数是全球之冠,其中行动网络占比更高达整体的65%。
去年10月,孙正义造访印度,他不仅拜会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还喊出10年内要注资近百亿美元,期待找到「第二个阿里巴巴」。这阵子下来,软银接连投资叫车服务Olacabs、电商Snapdeal和房地产平台Housing.com。紧追着孙正义的脚步,阿里巴巴则以5.75亿美元投资One97 Communications旗下的线上支付和市集Paytm。此外,郭台铭5月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也表示对「Made in India」(印度制造)很有兴趣。
印度虽然极具潜力,但是贫富不均、宗教和语言分歧以及卫生条件不佳等发展劣势也不容忽视。曾派驻南亚3年的《纽约时报》记者加迪纳.哈里斯(Gardiner Harris)便引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指出,德里的空气污染程度已经超出北京的两倍,自己8岁儿子的呼吸系统也因此受到损害。「我们是否罔顾孩子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事业?」观察印度时,哈里斯丢出的这个问句也值得细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