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4年Facebook推出「立即购买」功能,让使用者看到贴文的商品讯息之后,可以不用跳出Facebook页面,直接在贴文讯息里面购物,接着Google Shopping、Twitter、Pinterest也跟着参战,而到2015年6月时,Facebook大张旗鼓地宣布旗下Instagram增加Shop Now功能,增加自己抢食这块大饼的实力。市场上对于「立即购买」键的增设多抱持乐观态度,认为其能够简化购物流程,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意愿。
然而事实是过去这两年并没有太多商家利用此项功能,消费者利用「立即购买」键进入购物旅程的比例,亦无明显上升,究竟是发生什么事?美国网路媒体ClickZ报导指出2个「立即购买键」的点阅率没有转化成「钱潮」的原因。
虽然症结点很简单,就是社群网站尽管开发了「立即购买键」,企图整合媒体与商务,然而一般消费者仍是把社群网站当作一般的社交工具,而不是进行购买行为的电商平台。
美国市调公司Forrester分析师Sucharita Mulpuru在她的评论中指出,电商网站的流量除了投放广告所带入的流量以外,多半都是从搜寻引擎或输入网址URL直接导入的原始流量,例如:消费者直接点进品牌网站的连结,或者透过Google 搜寻想要的产品或品牌,而非透过社群网站的立即购买键所导入的流量。
虽然DXagency合伙人Ben Hordell认为对社会而言,结合付费社群媒体以及优质品牌内容,将可以期待从社会中挖掘出潜在却无限巨大的电子商务流量,但是,时机仍须等待,毕竟现在的使用者就是无法接受,在社群媒体页面购物。使用者要决定购买行为,多还是直接点入连结或者在搜寻引擎上搜寻商品,搜寻流量以及直接流量仍是销售漏斗的最底层。
线上和行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仍然不会直觉性点选「直接购买」键,尽管各家大型科技巨擘都在拼命推销这项功能。
美国媒体Union Square Media执行长Joshua Keller表示要从社群媒体转移到电子商务是不小的壮举,它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成为被广泛接受,当使用者变得更熟悉从社群媒体平台上直接采购的方式,才有可能使得「立即购买」键如同「赞」一样广为人知,因此需要一段让使用者调整的时间,才会看见改变。
正如上面提到的,改变使用者习惯需要时间,但这种技术仍有众多附加价值。事实上,「立即购买」键可加速网上购物的过程中,跟上互联网的快速增长,成为一项增加从事电子商务的收入来源。一个是吸引过路客,消费者点击「立即购买」键,常为在偶然浏览网站时,刚好看到他所心动的商品,并且在他犹豫不决时,正好这颗按钮就出现在Facebook页面上。另外一个则是让消费者与品牌进行更深入的对话,进而建立起品牌印象。
因此就算「立即购买」键尚未成为主流,但只要信任感和熟悉度有所上升,这一功能将能够提升消费者的冲动购买频率。届时,不管零售商规模大小,都将需要「立即购买」键来与消费者建立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