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效應》竟讓Sony一蹶不振?大企業應先分工再合作,還是合作再分工?
大大學院/跨界創作者Mr.靜靜
2022-12-08 16:30:00
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有問題想要問縣市政府,打了諮詢專線進去,專線先幫你轉接到A單位,結果A單位的人告訴你「不好意思,因為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所以我會幫您轉接到B單位,請稍等。」於是,轉接中的等候音樂再次響起,結果B單位的人告訴你「不好意思,這個問題的細節部分,主要都是C單位的人在負責,我幫您轉接到C單位,請稍等。
我相信,你心中的怒火已經差不多快被點燃了!沒想到,C單位的人卻告訴你「這個問題從頭到尾都是A單位負責的,不明白為什麼會轉接到我們這裡來。」最後,你的理智線終於斷了!
再換一個場景,回想我們剛出社會時,帶著滿腔熱血找工作,好不容易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公司,部門主管對著你說:「我最喜歡年輕人了!活力十足,又有衝勁,好好做啊!來,你把這資料拿去A部門,請他們提供相關的數據給我!」結果,A部門的同事疑惑的看著你說:「你是新來的吧?!沒關係,人都有第一次,這數據的原始來源,是B部門負責的,你應該去找B部門。」接下來的場景,就不需要我贅述了。
上面兩則故事,不管是政府機關,還是大企業,都存在著穀倉效應的問題,穀倉效應一詞出自於《穀倉效應》這本書的作者:吉蓮.邰蒂,同時也是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暨專欄作家,她給穀倉效應下的定義是「企業為了提高效率而進行專業分工,卻使各單位像獨立穀倉,雖有效率卻缺少溝通的狀況。」
書中舉了8大案例,包括911恐攻事件、SONY的衰退、Facebook的崛起…等等,這些看似無關的重大事件,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穀倉效應。
911恐攻事件,就是因為資訊未能有效地傳達給決策單位,才讓悲劇因此發生。不過,作者在書中提供的觀點,並不是認為穀倉效應不可取,而是要我們留意穀倉效應的出現,提早做好應對的準備。
那麼,曾為日本標竿企業的SONY,又發生了什麼事呢?這家崛起於1950至1960年代的公司,當時規模還很小,組織緊密具有彈性,一直到1990年代後期,企業規模逐漸擴大,跨足多個產業,包括電視、收音機、隨身聽、家電用品、電影、遊戲…等等,也因此,穀倉效應逐漸形成!儘管後來SONY打破日本企業較不願意聘用外國人的傳統,選擇聘用了斯金格擔任執行長,雖然斯金格發現SONY正面臨存在已久的穀倉效應,不僅官僚體系嚴重,又因為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難以推動改革,最後仍然無法力挽狂瀾,2000年以後,SONY一蹶不振。
反觀Facebook,為了打破穀倉效應,採取了以下三種措施:
一、新人培訓:六週訓練營、專屬mentor、固定舉辦個人諮詢會談。
二、打破空間隔閡:透明玻璃隔間,同事間可以廣泛交流
三、舉辦黑客松比賽:鼓勵跨部門組隊,讓更多的創新點子誕生。
除此之外,書中的其他案例也很精采,足足橫跨了政府、企業、科技、醫界、警界、金融等各領域,也說明了穀倉效應無所不在,作者跳脫管理學和心理學的思維,帶領我們從人類學的角度切入,便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避免穀倉效應的發生:
一、模糊團隊界線,保持彈性。
三、重視資訊流通:資訊共享讓合作更順暢,加速解決問題。
四、重新構想分類系統:以顧客需求進行分工,重整組織結構。
五、用科技挑戰穀倉:思考硬體、軟體、思維的轉型方式。
延伸閱讀.
推薦學習.
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SmartM电子商务网LINE@,关注最新的电子商务与网路行销情报,学习不间断,精采文章不漏接。请用手机点击「加入好友」连结,或是扫描QR Code加入。